当年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并不是蒋介石
“孙中山临终把江山托付给蒋介石”——这句在课本边角、街头巷尾流传了快一百年的悄悄话,其实跟“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”一样,都是事后加上的戏剧滤镜。1925年3月12日,北平铁狮子胡同的临时行辕里,孙中山最后一句可考的话是“和平……奋斗……救中国”,没点名,没按手
“孙中山临终把江山托付给蒋介石”——这句在课本边角、街头巷尾流传了快一百年的悄悄话,其实跟“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”一样,都是事后加上的戏剧滤镜。1925年3月12日,北平铁狮子胡同的临时行辕里,孙中山最后一句可考的话是“和平……奋斗……救中国”,没点名,没按手
1972年8月27日深夜,中南海西花厅的灯还亮着。电话铃突兀响起,值班秘书只说了一句:“广州医院来电,何香凝先生情况极危。”周恩来搁下文件,披衣出门。那一年,他的病情同样被诊断出来,可他一句没提,只匆匆向机场打招呼,连夜飞往广州。
廖仲恺的家国意识,始于华侨父亲在异国的生存困境。1877年他生于美国旧金山,父亲廖竹宾是广东惠阳贫苦农民,因晚清家乡灾荒远赴美国,在旧金山经营杂货铺时,常因排华法案遭白人商贩排挤、官吏刁难。年幼的廖仲恺多次目睹父亲为保住店铺,不得不向当地势力低头,父亲常对他说
都说历史里的人物,活得没咱们现在“干巴利落”——想做什么、想说什么都得看场合,撞上大局翻腾的年代,任你再桀骜,也得压下心气儿做事。今天要聊的主角,就是百年中国变局中心的那几个“关键变速杆”:鲍罗廷、谭平山、廖仲恺、汪精卫、胡汉民,以及那个总是让人拍案惊奇的孙中